2025年4月17日晚6点,BB平台(中国)ios/安卓版/手机app下载在德馨楼D101报告厅举办了以“宿说新语·书途同归”为主题的“护理人文月”活动暨2025年春季读书报告会。活动以“同室同读,同频共振”为核心理念,通过“宿舍共读一本书”的创新形式,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中感悟护理人文精神,以思想碰撞点燃职业信仰。
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主任杨心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苏新骞、南京明基医院护理部苑影影、BB平台(中国)ios/安卓版/手机app下载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刘一帆担任评委,2024级本科生修莳、方宣扬同学联袂主持,全院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参与,共赴一场书香与护理情怀交织的报告会。
一书一空间,一室共知音
本次读书报告会共有20组作品报名参赛,其中10组作品通过初筛,来到决赛现场,这其中,有多个作品是以“宿舍”为单位共同创作,经过多次的修改与打磨,以最佳状态亮相赛场。
来自3栋328宿舍的符静怡、唐悦以及高嘉琦同学首先带来作品《守护生命的“边城”:以护理初心筑造现代人文关怀的桃源》。她们倾听“纯真与命运的交织”,思考人性之美与命运之思变,探讨边城中的生命美学与现代护理精神的契合。
吴执礼、江海宁、刘默涵、蔡宇恒团队分别来自9栋426,428,432宿舍,他们带来的读书分享《永恒摇篮外,星辰与大海》对人类自由发出终极叩问,提醒我们:过度保护的爱与一味规避风险的行为,看似安全,实则可能成为成长与自我探索的阻碍,引导在场听众关于自由与保护展开深度的思考。
研三栋304宿舍的胡肖肖、郝冰姿与高丽美同学共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启示护理人以专业与共情守护生命尊严,为患者筑就包容理解的“地坛时光”,诠释生命守望的使命与温度。
2栋202-3宿舍的季佳颖、赵心彤同学带来的《呼吸作证,生命为铭——在医学边界追寻尊严之光》,以保罗·卡拉尼什的生命叙事为轴,串联了医者与患者的双重视角,借安宁疗护叩问医学边界,对护理人有意义非凡的启示。
程雪来、郑丹丹同学分别来自3栋134和138宿舍,她们带来的《一个人的朝圣》中,用观点“存在性行走”重构生命意义。当岁月流逝,我们方能在爱中舒展,让破碎的心灵重归圆满。
一页一世界,一思一共鸣
除了宿舍共读,其他5个读书报告作品均由个人创作,体现了不同个体视角下独特的读书感悟。
王玥希同学的《人间难寻桃花源》,通过探讨诗词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给我们带来一场诗词情感共鸣与人文意蕴的盛宴。
王艺兴同学分享了书籍《生死疲劳》,借莫言笔下西门闹的六道轮回与蓝脸家族兴衰,深挖生命在苦难中的坚韧,启迪护理工作者敬畏生命,引发对职业敬畏的深刻思考。
周雯羽同学关于书籍《解忧杂货铺》的分享,别出心裁的将书中善意的传递,与护理先驱用生命点亮生命的接力相联系,呼吁我们要以温暖与信念筑就守护生命的“解忧杂货店”。
阮诗涵同学以《以活着之名 探生命真谛》为题,从护理视角解读余华《活着》。她借福贵的跌宕命运,阐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从敬畏生命、苦难共情、坚韧传承三方面,揭示文学与护理职业的深刻共鸣,传递向死而生的信念。
冯宇航同学带来的书籍《我的阿勒泰》,描绘北疆阿勒泰地区充满温情的生活碎片,尽显阿勒泰独特的魅力与生命力量。更通过解读阿勒泰的生命哲学,传递出他对生命本真的思考。
10位参赛选手分享完毕后,“南医微天使”微团课宣讲团团长林枫莹同学从读书能拓展感知力的角度出发,为我们带来了精彩宣讲《墨香润心护路前行》,阐述书籍如何弥补人类直接体验的局限。
点评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苏新骞老师聚焦读书感知力与文字感染力,针对演讲脱稿等细节提出优化建议。他现场充分肯定了参赛选手的表现,鼓励同学们在大学不要虚度光阴,书写自己的有为篇章。南京明基医院护理部护士苑影影,以临床视角点评道:“共读一本书的过程,恰似护理工作中与患者的共情对话,培养的是‘看见痛苦、听见需求’的职业敏感力”。愿同学们把这份阅读的热爱带入未来的职业之路,一路生花。
最后,活动现场进行了颁奖仪式。
获奖情况一览
“自是书香恒久远,唯有书香最醉人”。本次读书报告会,学院从“新”出发,鼓励宿舍“共度”“共读”。是在寝室围读间让典籍中的星火迸发新光,以对话叩响先贤智者的门环;也是让迥异的阅读轨迹如百川汇海,在思辨的激荡中凝结成智慧的琥珀。书籍照亮心灵,身为护理学子,更应携书卷之意,坚定踏在为国为民的征途上!
撰稿:苑影影、王海颖;图片:周天浩、汤宏婧;审核:高兰天、刘一帆